2月11日,從新疆紅其拉甫海關了解到,繼春節(jié)前首批巴基斯坦海鮮經陸路口岸過境分銷到烏魯木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后,今年4月1日起,隨著紅其拉甫口岸的開關,新疆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將常態(tài)化。
巴基斯坦進口海鮮將從瓜達爾港啟運,經過1500余公里的陸路運輸后抵達喀什地區(qū)塔什庫爾干縣,然后在塔什庫爾干縣的紅其拉甫口岸報關報檢。
“全程走汽運,需要三四天,到報關報檢完畢,總計需要10天左右。為保證海鮮的新鮮,我們在塔什庫爾干縣投資建設了冷藏保鮮庫,庫容1萬立方米。”進口海鮮的企業(yè)——援疆企業(yè)深圳和正源集團旗下的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鷗表示。
當新疆喀什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常態(tài)化后,該公司計劃在烏魯木齊和喀什設批發(fā)中心,向新疆各地批發(fā),同時向西北、西南市場延伸。“我們今后將從巴基斯坦進口新疆消費者常吃的海鮮,常態(tài)化、規(guī)?;M口后,一車海鮮只拉一到三個品種,批發(fā)價將比現在新疆市場經銷的同品種海鮮便宜10%~20%。”陳海鷗說。
據了解,今年春節(jié)前,一批產自印度洋的巴基斯坦海鮮通過陸路通關入境新疆喀什,這也是新疆喀什首次通過陸路口岸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迎來了新的貿易增長。
首批巴基斯坦進口海鮮包括斑節(jié)對蝦、黃花魚、魷魚、墨魚、帶魚、北梭魚、左口魚、鯧魚、金線魚共9個品種、16個大類,總計共7.46噸,價值2.67萬美元。這批海鮮已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地。此前,中國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全走海運,從巴基斯坦卡拉奇口岸運輸到青島港,部分再通過青島海鮮產品經銷企業(yè)銷售到新疆。通過海上運輸加上報關報檢再運輸到新疆,至少需要35天到40天時間。
紅其拉甫海關關長曹雷介紹說,目前中巴貿易商品98%是走海運,通過紅其拉甫口岸進出口商品貿易額僅占2%左右。隨著中巴陸路海鮮進口貿易的啟動,預計將來還會有更多批次海鮮從新疆喀什入境,然后從新疆分銷到其它內陸省區(qū)。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港口特許經營權于2013年2月移交中國企業(yè),去年11月正式啟用,它的啟用不僅意味著新疆喀什有了“出???rdquo;,也意味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正落地實施,新疆百姓也將從中受益。
巴基斯坦海產品資源豐富,除了有帶魚、魷魚、金槍魚、沙丁魚、銀鯧魚等常見海鮮,還有蝦蟹貝等四五十種海產品。目前,中國和日本已是巴基斯坦海產品最大進口國。據巴基斯坦《商業(yè)紀事報》報道,2016年巴基斯坦海產品出口增長主要歸于中國需求大幅提升,出口的蝦類產品中75%運往中國市場,另外還有大量的魷魚和帶魚。